覺得實用嗎?分享或儲存它:

韓國目前的豬,都早已不是原生的本土豬。

日據時期本土豬被改良與淘汰,而成為混有盤克夏品種的雜種豬;而1970年代後,真正在市場上流通最大的,則以白色的約克夏品種為主。所以有時在韓綜韓劇上,聽到江原道或濟洲島的本土黑豬如何如何厲害,指的其實就是前述的盤克夏雜種豬。也因為價格較高,所以在其他地區並不普及。

而常看韓劇的朋友,對於韓國人熱愛吃三層肉(豬五花)這件事也應該不陌生。

例如在「如此耀眼」中,飾演魯蛇宅男的孫浩俊,一生的追求似乎也只剩吃三層肉這件事了。

其實開始將豬肉放到烤盤上烤,據考證大概是1970年代以後的事;否則在那之前,一般韓國人吃豬肉都還是用煮的。

而在烤過各部位的豬肉以後,才發現脂肪多的部位才較美味,於是就將三層肉的部份分開賣,這就是三層肉的起源。

三層肉有豐富的脂肪,烤肉時會散發特殊香氣;烤的得當,又能創造外酥內嫩的潤滑口感。此時將三層肉加上生菜、大蒜、韓式味噌醬、青龍辣椒,就可以做成我們很熟悉的生菜包肉。所以後來也衍生了,韓國人會將一些味道豐富的食物做成包飯吃的飲食方式。

但韓國人過於偏重三層肉的消費習慣,導致韓國人吃的三層肉幾乎是全世界最貴的。

畢竟每頭豬的三層肉產量有限,導致經常供應不足。甚至豬頸、前腿也都當成三層肉在賣。

偏偏尤於社會制約過於龐大,即使明明知道卻無法改變。

 

寫到這裡,室長深深覺得慶幸自己生在台灣。

好風好水、濃厚的人情味、多元自由、物產豐饒所以物價不高,台灣萬歲!

 

延伸閱讀:

覺得實用嗎?分享或儲存它: